首页

踩踏之家国产踩踏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12:20:17 作者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 浏览量:78754

 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27日电 题: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“百鸟翔集图”

  中新社记者 张玮

  5月下旬,数十万只候鸟掠过额尔古纳河上空,飞越中俄边境线,一路向北飞向西伯利亚。

 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、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。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,有3条穿过内蒙古,其中东亚—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是鸟类种群数量最多、面临威胁最大的路线。每到春夏季,这条候鸟迁徙线沿途“处处闻啼鸟”,宛若一幅“百鸟翔集图”。

4月14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赤麻鸭正准备振翅高飞。 闫立新 摄

  据监测,截至目前,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达16万余只,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。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的赤麻鸭,越冬种群数量达13.2万只,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%以上。

  成群的鸿雁排着整齐的“人”字形队列翱翔;赤麻鸭在浅水区悠闲地游弋;优雅的绿头鸭、鸬鹚或低头觅食,或舒展双翅……5月中旬起,额尔古纳湿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。

  额尔古纳湿地是中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、面积较大的湿地。每年春季,大量候鸟从鄱阳湖、洞庭湖一带的南方湿地逐渐向北迁徙,沿着额尔古纳河向北飞出国门。

4月17日,内蒙古额尔古纳,绿头鸭在水中悠闲休憩。 闫立新 摄

  监测数据显示,额尔古纳作为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,每年在这里停留、繁殖栖息的鸟类约达2000万只。

 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。57岁的牧民包斯琴巴图是在保护区所在的毛仁塔拉草原上长大的。20世纪90年代,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,包斯琴巴图做起了巡护志愿者。“生态越来越好,鸟儿越来越多了。”

3月28日,内蒙古科右中旗,小天鹅结伴在湖边漫步。 毕力格 摄

  2024年,保护区引进“科尔沁”智慧管理平台,用一个“大脑”支配28个“眼线”和“触角”。“智慧平台观测结合人工巡护,定位更高效精准,对候鸟栖息的干扰也能最小化。”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高文华介绍说。

  2025年春季迁徙季,保护区监测鸟类数量达19万余只,较去年同期增长124.5%。其中,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危物种名录的青头潜鸭数量最大集群达20余只,“鸟中大熊猫”东方白鹳也在这里筑巢繁育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行业人才缺口达百万,无人机“飞手”之渴如何解?

3月8日电 最高检工作报告说,2023年,检察机关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。依法惩治犯罪是检察机关维护稳定的基本职责。2023年,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2.6万人,提起公诉168.8万人,同比分别上升47.1%和17.3%。对严重犯罪保持“严”的震慑。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、破坏、颠覆、分裂活动。把开展反恐怖反分裂斗争与推动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结合起来,促进新疆等地长治久安。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,起诉1.5万人。

最炫民族风:奖项花落各家 东道主收获颇丰

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,冬日的雪原银装素裹。陈巴尔虎旗“天天冰雪那达慕”日前在莫尔格勒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启幕。传统“男儿三艺”竞技,雪爬犁、骆驼爬犁项目正在精彩上演,与此同时,身着多彩民族服饰的牧民们欢快地载歌载舞。

国防部: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

2022年3月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、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,解决吃饭问题,根本出路在科技。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,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,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、种源自主可控。

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?

报告期内,金蝶云·苍穹和金蝶云·星瀚合计录得云服务收入约人民币9.81亿元,同比增长约40.9%;苍穹和星瀚云订阅ARR同比增长约48.7%,净金额续费率(Net Dollar Retention,NDR)为105.3%。期内签约客户1,458家,其中新签客户647家,包括中国中化、中国建材、东风汽车、通威股份、中油国际、石家庄四药、福耀玻璃、梅赛德斯-奔驰中国、洪通燃气等知名企业。截至报告期,金蝶已累计帮助221家企业完成国产化替代。

俄罗斯能源企业负责人将与普京一同访华?外交部回应

中国动漫的文化自信,还在于风格的多样化,这源于非常充分的创作实践。唯其如此,才能形成丰富的绘画形态及其表现力。2006年后,在国家大力扶持下,中国动漫行业开始快速发展。最有标志意义的是2009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,这是首次由国家10个部委共同主办的展览,也是中国动漫作品非常齐整的阶段性展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